燃料乙醇加征15%关税或暂缓进口 无碍国内推广大局
  “需要从燃料乙醇的流通环节上放开政策的限制,在国内产能逐步释放的情况下,对于进口的依赖自然也会逐步下降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“因此,税收增加并不会对燃料乙醇的推广有特别大的影响,更不会因此扰乱我国成品油市场。”

  北京时间4月2日凌晨,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,并于当天开始生效。

  其中,对于燃料乙醇进口加征15%的税款赫然在目。据此,有外媒近日曾报道称,该政策将在未来引起乙醇汽油价格上升,或将在2020年,致使全面普及燃料乙醇使用的目标面临挑战。

  不过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,目前中国市场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并不高,即便进口成本增加,国内燃料乙醇的既有产量及规划产量也能够满足需求,短时间内并不会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造成影响。

  远期来看,去年9月15部委联合出台的《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中,要求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车用乙醇全覆盖。

  “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产能基本足够使用,今明两年产能也将会从300万吨/年释放至500万吨/年。”一位燃料乙醇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,“即便到了2020年,待释放的产能也足够满足使用,进口的影响不足以撼动政策推动的大局。”

  连续增税价格已超国产

  实际上,这并不是燃料乙醇的首次增税。

  2017年,燃料乙醇已经加过一轮税,从5%加至30%。“彼时那一轮加税,主要是针对国内已经过剩的农产品,在那之后,进口的燃料乙醇价格已经开始超过国产价格,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燃料乙醇的进口商,都有了一定的准备。”上述人士告诉记者。

  一位国内民营炼厂的人士则告诉记者,2017年10月以前,国外的价格都要比国内贵一些。“国内不到6000元/吨,进口的到岸价格差不多要6100元/吨左右。”

  而去年10月直到今年初的一段时间内,进口燃料乙醇的到岸价格降到了5700元/吨左右,上述燃料乙醇行业人士告诉记者,这主要是因为秋后美国玉米丰收,原料的充足压低了乙醇的价格,并不会成为长期现象。

   “在30%的税率政策下,进口燃料乙醇存在窗口期,往往是在美国玉米收获后,有一段时间的价格会比较低。”上述炼厂人士告诉记者,“因此,我们往往会选择这段时间多进口一些燃料乙醇,不过加征15%税款的政策出台之后,进口价格即便是在窗口期也会高于国产价格,应该是不会再寻求进口了。”

  同时,作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——巴西,并不能成为替代美国的燃料乙醇供应方。“巴西的燃料乙醇,主要依靠甘蔗进行生产,甘蔗的生产又要看食糖市场的变化,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下,巴西进口的乙醇价格一定会超过国内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
  因此,想要在2020年实现基本全面覆盖燃料乙醇的目标,再度寻求进口已经不太现实,只有充实中国产能才是最理想的解决路径。

  产能提升加快

  目前,中国在产的燃料乙醇产能为300万吨/年,正在规划将于2018年总体投产的产能有200万吨/年。因此,目前的规划产能大概有500万吨/年。

  按照前述《方案》要求,彼时如果全部依靠国产乙醇,每年需要大概1100万吨左右的乙醇,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,尚有600万吨的产能待建。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节奏,是否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待解。

  “如果是政策推广得力的话,2019年和2020年还将有约300万吨的产能可以落实。”上述人士告诉记者。“再加上目前已经过剩的食用酒精产能,可以转移成为燃料乙醇的产能,2020年全面推广后实现国产全供应问题不大。”

  从原料成本来看,目前国内2亿吨左右的过剩玉米库存、1亿吨左右的过剩水稻库存,价格相对低廉,供应充足,原料成本较低、销售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,利润空间相对可预期,会刺激更多资本进入这一行业投资。

  而从销售和渠道方面,目前的政策也待进一步放开和破解。

  如东北的国营炼油厂,其生产的汽油所掺的燃料乙醇,基本都是由固定的燃料乙醇公司进行供应,即通过“定点生产、定向流通”的方式组织生产。这种情况下,民营炼油厂想要从国营炼油厂中“抢夺”燃料乙醇产能就非常困难。

  “需要从燃料乙醇的流通环节上放开政策的限制,在国内产能逐步释放的情况下,对于进口的依赖自然也会逐步下降。”上述人士表示,“因此,税收增加并不会对燃料乙醇的推广有特别大的影响,更不会因此扰乱我国成品油市场。”